在这两种政策相互作用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够极好地抑制学生们学习的“内卷”,优化国内孩子们的教育环境。但是,“双减政策”之下,家长与孩子难道就真的没有“焦虑”了吗?不!依然存在“过度焦虑”。比如,“双减政策”之下有些家长的心声是这样的——

有的孩子明明成绩已经很好了,却依然不满意自己的表现。这样的孩子不是家长期待过高,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压力本身没什么,甚至可以转化为动力,但当压力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喘不过气来,从而出现厌学心理。

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全球教育焦虑的时代。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一出生,家长们便开始了各种陪跑。“家庭教育促进法、双减政策的出台,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在提醒家长减压。”青岛师范学院院长孙百才认为,只有摒弃焦虑才能接纳并被孩子接纳,实现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
孩子本身学习就很好了,并且也很自律,有明确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高考前家长强行让孩子去补课,只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对高考提升成绩一点作用都没有。
搜索标签:
添加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本站关键词:湖南戒网瘾学校,湖南叛逆孩子学校,湖南特训学校,湖南问题青少年学校,湖南问题少年学校,湖南管教学校,湖南青少年管教学校,湖南全封闭式管理学校,湖南军事化管理学校
Copyright © 2012-2024 湖南正苗启德管教学校 版权所有
SITEMAP.XML
网站地图
TAG标签
lCP备案号: 鄂ICP备1902985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