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自杀的悲剧,近来一次次挑动公众神经,公众只能在事后,似是而非地接近他们的内心,却难以抵达和触及,甚至即便是父母,也对自家孩子感到陌生。
《悲伤逆流成河》剧照
蔡虹,18周岁,来自东部一线城市工薪家庭的独女。
她很特别,是小升初成绩排进全市前百的“牛娃”,被抢招进了民办初中“牛校”;之后因病休学,去了一所职业高中。一年后,她出国留学,现以全A的成绩向美国顶尖学府发出申请——她亲历三类迥异的教育模式。

《小欢喜》剧照
她是早一批的“鸡娃”,另一面,她患有高功能型自闭症,遭遇过校园言语霸凌。心理疾病困扰着她,青春期少年的自尊心又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互动中催化受挫——她曾身处当今青少年的突出困境。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和成长的个体故事、一位少年的隐秘心事。以下为蔡虹的自述:
鸡娃路
我们家的条件,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父母很注重教育。爸妈说,当时早教班都没火,但我已经开始被安排了,三岁就去少年宫了。

《中国合伙人》剧照
后来,家里条件变得越来越好。
就拿上少年宫来说,我最巅峰的时期在三四年级,一个星期在少年宫上八九个班,星期四上美术、星期五上芭蕾跟写作、星期六还有剑桥英语、合唱、计算机编程、快速记忆、奥数……一节课一个小时左右。有些是我妈选的,有些是我后来要求的,那时候学东西很有成就感。至于作息,我们家住得离学校很近,我每天大概7点起,一般11点前会睡觉。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数据(图源:网易数读)
小学阶段,我的成绩拔尖,补习班我是六年级才去的,已经算很晚了。二年级时,我的老师就建议我去学而思,当时我们没有听,还是先发展才艺。
补习班本是个额外的内容,但当时的制度很怪,补习成了必须,因为人人都上,人人都会,你不会,就不行。补习班也要分等级,他们会给你来一个分班考,根据成绩,安排不同等级的补习。我当时几何学得不错了,可不补习,周月考150分的卷子考90分都算高了。
小升初,我的分数排进全市前百,2015年,我上了重点初中的重点班,我们班,大家的竞争意识很强,有意无意地相互试探。

《小舍得》截图
我最怕考完试,同学问我“考得怎么样?”如果我说“还好,不太难”,他们就喊难觉得我在装;如果我说“难”,出分之后,他们会说“难还考那么多分”,觉得我不坦诚;如果我含糊一点说“就那样”,同学要说我敷衍他。不管我怎么说,都不对。
学校考试密集,小测、周测、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错了就要抄题目,我想有自己的时间去玩玩乐器、爬爬山,结果往往没有。一旦考试考砸了,就意味着作业更多,压力一大,我就学不好、考不好,恶性循环下去,弦绷得很紧。

《小舍得》截图
2017年,因为心理问题,我休学了。半年以后,为了接上学籍,我去职高读了一年。开学第一天,新生大会上,老师反复强调不要染发、不要吸烟、不要喝酒、不要纹身、不要早恋,我之前读的学校,开学都是,“来,我们展望一下未来,今年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个差别出乎意料。
在职高学习的经历很不愉快。多数学生成绩差,老师会把学生当儿童来教,从音标开始从头学基础,最普遍的教学方法还是死记硬背。教音视频剪辑的老师,被我的“要用什么格式、多少赫兹”给问懵了。

《同桌的你》剧照
虽然氛围不好,但我也看到了很多无奈。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班上30来个学生,只有3个人不是低保户。
班上有个男同学,比我大了两年,他的英语很好,你能感觉到他很喜欢学习,经常看到他抱一本化学书在啃,他很喜欢问老师问题,对人也友善,但他反应很迟钝,不招人待见。他不是先天智力有缺陷,听老师说是家庭问题加上高中压力大,被退学出来的,老师叮嘱我们不要刺激他。
一个也曾在名校上初中的同学,手腕上的伤很明显,她在空间日记里提过,初中经历了校园暴力,我能感觉到他试图跟我建立友谊。还有学生的妈妈未婚先育,和大她十几岁的男人私奔了。

《悲伤逆流成河》剧照
在这里,我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次,我觉得职高学生很聪明,也擅长交际,但我始终认为,他们值得更好的环境和机会。
我在职高只待了一年,2019年就去了美国读高中。
上课的第一个星期,我发现我好像天天在漫展里面,那里没有校服,学生穿奇装异服,能看见十几种不一样的发色。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我,为什么你们中国人的发型都差不多?我给他们看做操的视频,他们不理解,觉得学生像机器人。

《我在未来等你》剧照
我在美国读的是公立高中,学生中间阶级分明,分化严重,但各玩各的,很少联系或侵犯,相互之间就像他们说的“nobody cares”。我选的都是比较难的课,我发现,里面多是精英家庭的子女,跟他们玩起来很舒服,因为他们有教养,他就算不喜欢你,也不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同处小团体里,我的理解,在国外,我是主动孤独在一边,在国内的学校,曾经的我是被动孤独——被边缘化。
少年的我吃了很多亏,回想起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错乱的是非
上小学时,我的成绩拔尖,但不懂人情世故,有一次和英语老师较了真。当时他教一个单词,我提前在外面学了,发现老师的发音有问题,我还查了字典给他看,但老师就说他是对的,我是错的。

《我在未来等你》剧照
这件事似乎影响了同学对我的态度,他们不太和我说话,也可能是我没找到和他们的相处方式。跟同学打交道,有时我自己都觉得我有一股高傲感,就很冷,不太喜欢搭理某些人。被孤立这件事,我妈也知道,她说“忍到去个好的初中就没事了”。
但初中的日子,困扰更多。
初二休学之前,学校组织了心理测试,老师私底下见我,提醒我注意心态,我也几次告诉我妈,需要咨询心理医生。一开始,她不愿意,说那是精神病人才会去的地方,不了了之。

《小欢喜》中的英子想要跳河
那段时间,我连续做了三个月的噩梦,梦到被老师丢在垃圾桶、锁在小黑屋、爸妈训我打我,完全睡不好,经常是哭着挣扎着醒过来,后来我就不去上学了。
爸妈不理解,每天早上变着法骗我开门,进来后就打我,问我为什么不去上学,我一直哭就也没说。挺无奈的,我求助过,但是没人把他当回事。

《我的姐姐》剧照
逃避上学之前发生了一件事,我一直气不过。
我还是睡不好,噩梦持续,很快我就休学了。

《小欢喜》中的英子因为压力太大开始整夜整夜失眠
期间老师几次来家访,一次我反映了之前要好的同学抄袭我的随笔作文拿了全年级最高分的事,想得到一个公正的评判。老师说没事,她抄得了一次,抄不了第二次。
休学期间,我浑浑噩噩地待在家里,不想和人说话,也失去了很多兴趣,唯一的乐趣是当B站UP主,靠解说漫画视频有了过万粉丝。可又有同学造谣,说我是被人潜规则了才有那么多粉丝,还有同学加我的QQ问多少钱一晚。我从没想过,这竟是那个年龄段的我要面对的事情。
知道自己被造谣,我下意识地想要模糊性别,把原来的长发剪成了男生头,一直到现在都还是短发。

《少年的你》剧照
刚上初中的时候,我就开始淡化自己女孩子的身份,因为同学会笑我肥、胸大。走男性化的装扮之后,我又被笑“男人婆”,我向闺蜜撒娇时,她们又下意识地一副嫌弃的样子。我问过男友,我现在像一个男人,跟他撒娇会不会别扭,只有他说“不觉得,你是个小女孩”。
但初中那段时间,我很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
班里我没有要好的朋友,有同学于心不忍,大多只是点头之交。当时我感受到的恶意,比我收到的善意多得多——善意可能来自那一两个人,恶意铺天盖地。老师不理解、同学戏弄、家长也不理解整个环境,就一两个人说你要加油,只是杯水车薪。

《少年的你》剧照
另一家权威医院建议吃药,但我爸妈没让开药,他们觉得这是精神病人才吃的东西,担心后遗症和副作用。我被带去上了情商课,踩了很多雷,但没什么用。
三口气
在牛校上初中的日子,压力恶性循环,我考得越来越差,后期已经想休学。让我提着一口气的是一场国际比赛的参赛机会,当时我隐隐觉得一定要出国看看。
一千多支参赛队伍里,我们组拿到了第13名,比起名次,我更在意的是这段经历,这是一个转折,我意识到原来世界这么大,有很多机会。

《你好,旧时光》剧照
因为这个比赛,我去了麻省理工的游学项目,当时正好是毕业典礼,学校走廊上展示着他们的研究成果,不同国家的人聚在草地上,上面还趴着小兔子,特别美好。
对比其他国家的人,我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比赛开幕式上,不同国家的学生差异明显。中国方阵安安静静的,还有很多人犯困打盹。德州方阵的氛围最有感染力,他们用类似瑜伽球的东西前前后后扔来扔去,小飞机满场飞,一点也不遮遮掩掩,很有活力。
当时我就很嗨,但在同学里面我就显得不合时宜,他们斜眼看着我,觉得我是个异类,好像做错了什么。

《少年的你》剧照
比完赛回国后的两三个星期,这口吊着的气没了,我就休学了。
休学期间,二次元拯救了我,回来的这口气是在这里找到的,其实国内也有自由宽松的空间。
当时我特别喜欢动漫《东京喰种》,那种被整个世界孤立、绝望的心态,就跟变成食尸鬼的男主金木一样,他又有一个挚友英良作为精神支柱,让我很羡慕,看的时候一直流泪。

《东京喰种》剧照
《东京喰种》是我振作起来的契机,小说《撒野》是我之后坚持到底的支撑。主角从大城市牛校学霸沦落到小县城菜中,那种落差跟我当时休学、上职高的心境很像,双男主一步步脱离原生家庭和伤害,相互救赎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力量。我确实偏爱救赎题材的故事,因为我要自己救自己。
漫展给了我喘息的空间,那里的环境让人自在。当年很多元素都还没火,但那里都是年轻人,每个人都很敢做自己,也都愿意展示自己,穿汉服、玩cosplay,敢做很多我不敢尝试的东西。我的胆量也是从那里慢慢练出来的,敢跟陌生人搭话,这里不需要求同,接纳存异。

《闪光少女》剧照
差不多15岁的时候,像是顿悟一样,我突然很想回去学习,觉得自己落下了好多,迫切地想要离开职高。我很庆幸我意识到的时候还早,好在我有机会和资源可以出国。
我不是什么富二代,最开始出国留学考的是公派,考试过了就不用自己给学费和住宿费,当时我是初二水平,用三个多月自学了高中英语,然后考过了,当时深圳中学和省实的两位都没考过。
硬着头皮,我在国外读了一年高中跳级上了,一方面也是为了省学费,后来是我拿到了奖学金,不然原先家里都打算卖房子供我出国读书。
去到了美国读高中,我专门选难的课上,原因之一是我太想学了,恨不得一个学期把所有的课都上了,那时候反而觉得,学习真的能给自己带来更多机会和解决事情的能力。我不服,凭什么你们就这么把我击垮了,我偏不。
我前几个月才发了条 QQ,引用了周深《请笃信一个梦》里的歌词“终于开始学会眷恋这人间”。尽管现在阴影还在,但我也在重塑自信。

《盛夏未来》剧照
现在被抑郁情绪困扰的孩子,他们成长的环境有很大压力,他们敏感、聪明,很容易察觉到别人语气里的不快,容易多想。他们需要一个机遇、转运的机会,让他们见识到更大的世界,不一定是漫展,不一定是出国。
孩子应该怎么教,怎么帮助我们成长?身边的朋友一批批在换,我会意识到这一点,自己去思考,(家长老师)不用去灌输。我最需要的是培养正义感,能够信任别人,跟他人互动的能力,那些年我吃亏就在这里。

《过春天》剧照
刚开始,我爸妈算是顶级的育儿专家,但上小学之后他们有点跟不上了,变化太快了,经历了那么多事,我的爸妈意识到一点,他们也需要学习,慢慢不打骂强求了。
我现在做选择,爸妈很少过问,他们也觉得自己老了,很多事情帮不了我,也开始信任我,双方都有心态上的转换,孩子要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父母退居二线从旁辅助。
我们都发现,我自己做的决定基本上没错。
采访 | 施晶晶
排版 | 菲 菲
展开全部
我已经上了我的室友有复读的现在的感受就是高中复读一年是很浪费时间的我认为高中复读比你初中休学再重新上一年要更有价值,既然这都是很浪费时间的,那你要是休学的话岂不是更浪费时间啦
我的建议是不要休学,如果你感觉学习有些困难的话,就在暑假的时候补一补,上个补习班什么的,把课程跟上,这样你下学期的课也是可以跟上的,像你这样的年龄,一年的青春是很宝贵的,不要浪费在休学上。
我的建议是不要休学。
望你学业有成!展开全部
健康的身体失去的良好成绩的基础,所以如果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先办理休学手续治好病再考虑提高成绩为好我们的条件是一样的真的很相似我也是病假我是刚上初3时候请的病假现在和我一届的同学在上高1呢~!现在要是回去初中可能不要了因为年龄不够阿!展开全部
才初中啊~我看还是继续上学吧~不上学又能干嘛呢~
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由学校规定。学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由学校批准,可以休学。休学次数和期限由学校规定。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应当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休学学生患病,其医疗费按学校规定处理。学生休学期满,应当于学期开学前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经学校复查合格,方可复学。一般来说,只要你复合条件,学院是会给你办理相应手续的
搜索标签:
添加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本站关键词:湖南戒网瘾学校,湖南叛逆孩子学校,湖南特训学校,湖南问题青少年学校,湖南问题少年学校,湖南管教学校,湖南青少年管教学校,湖南全封闭式管理学校,湖南军事化管理学校
Copyright © 2012-2024 湖南正苗启德管教学校 版权所有
SITEMAP.XML
网站地图
TAG标签
lCP备案号: 鄂ICP备1902985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