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湖南正德管教学校!

教育局监管 正规办学

学校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办学许可、
食品卫生、消防资质一应俱全,各部门
都有备案,正规做教育,家长更放心。

全封闭式 军事化管理

学校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老师教官
学生同吃同住,学校全年无休假,全
托教学,培养孩子纪律意识。

远程监控 家长监督教学

学校开设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孩
子入学,家长手机下载远程监控APP软
件,可实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孩子不听话哭闹怎么办(小孩子不听话哭怎么办)发布日期:2022-04-28 浏览次数:

还在说你的孩子“不听话”、“犟”?其实你的处理方法,决定孩子的态度!

有个妈妈来咨询我,说自己的孩子很“犟”,比如一到晚上,孩子就撕心裂肺地哭闹着要吃零食,家人让她安静,她无动于衷,后来就批评她、惩罚她,可是到了第二天晚上,孩子依然是这样,似乎一点都不长记性。

其实,这个妈妈及家人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只是在用叫喊的方式来表达她需要强有力的沟通交流。

此时的家人,可以大声喊回去,但是不能怒气冲冲,而是要带着大大的笑容。这样就会让孩子瞬间放松下来,不再像个刺猬一样满身是刺,更容易安抚孩子的情绪。

在《游戏力养育》这本书里,称这类“犟”、“脾气不好”的孩子为“高冲击型儿童”。

书中说,对这类孩子,大多数人会贴上“犟”、“脾气不好”、“小霸王”等标签,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是故意这样做,他们只是不了解自己的力量,对自身的感知力太差,不知道如何去跟家人沟通。

这个时候的孩子,只是身体和神经发育的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所以父母不能惩罚,只能用共情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在游戏里,能够给孩子创造全力以赴的机会,在可控的范围内,让孩子使出全身的力量而不会伤害到他人。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感知自己的身体,意识到自己的力量的强大或者不可控,父母陪孩子玩这种安全又有趣的打闹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疗愈。

好的打闹游戏,除了能增加孩子认识自己身体和力量的机会,还可以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增强孩子的社交意识、合作意识和公平理念,美国还有研究发现,打闹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那么其实打闹游戏也是要讲究技巧的,适宜的打闹游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好处,但不适宜的打闹游戏,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身体,也有可能会让孩子更难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这些关于孩子游戏力的内容,都被美国亲子作家劳伦斯·科恩博士记录在这本《游戏力养育》里了。

什么是游戏力养育呢?

在科恩博士看来,游戏力养育不是纠正孩子的行为或告诉父母哪里做的不对,而是强调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甚至家庭中的其他重要关系,如夫妻关系、祖孙关系等等。

科恩博士用了两个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游戏里养育的另外两个重要特质。

爱之杯和情绪之桶。

孩子内心好像天生自带一个杯子,需要不断用爱和关心注满。成人满足孩子的需求就会为他蓄杯,比如饿了喂饭、冷了盖被、伤心了安慰。

每当孩子取得成功、感到和家人亲近时,他们的杯子都会被蓄满。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拒绝合作之时,大部分父母都会觉得他们是“坏孩子”、故意在闹,往往采用严厉的方式来批评纠正。

在科恩博士的理论看来,这种情况,孩子通常会产生孤独、压力、紧张等情绪,原因就是爱之杯空了。

那情绪之桶呢?科恩博士用来描述无法承受情绪所带来的痛哭感受,比如悲伤、恐惧、愤怒、嫉妒、沮丧、羞愧等。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放声大哭都是在倾倒情绪之桶,家长们不用担心,也不该过于责怪,这都能够帮他们恢复情绪平衡,保持最佳状态。

如何做一个会跟孩子“玩”的父母,如何给孩子蓄满爱之杯、如何让孩子正确倾倒情绪之桶,是我们作为父母所要研究的东西。

建议父母买一本《游戏力养育》看看,相信从这本书里,一定能找到上面所说的内容的答案,养育出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

闺蜜的话让我惊讶又意外,我知道这次回去以后她和孩子的关系会逐渐有变化,但我没想到闺蜜能把它运用得这么好。

事情要从几周前说起,那是一个周五,一早闺蜜就发消息问我有没有空,她想带女儿丫丫过来找我。周末是我最忙的时候,原本我想拒绝,但闺蜜说丫丫最近很倔很叛逆,动不动与她对着干,这样的状态让她很担心,想到小姑娘正处于青春期前期,我同意了。

晚上,闺蜜带着丫丫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来,好多年没见她女儿了,我原以为会是一个浑身带刺的孩子,但观察下来,却发现丫丫性格开朗,就是这个年纪小女孩正常的样子。只是小丫头有点口是心非,明明很喜欢、很想要的东西,说出来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我不喜欢”、“我不要”……

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都会有类似的表现,最初我并没有在意。直到第二天,因为我工作忙,闺蜜决定出门去见朋友,看丫丫与仔仔两个人玩得很开心,想着闺蜜带孩子聊天不方便,于是提议让丫丫就留在家里。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丫丫和仔仔都很开心,两个孩子还开始商量接下来的活动。即使闺蜜说:“你想清楚,别一会又后悔说你不留下来啊!”丫丫兴奋地大叫:“我不会后悔的。”

过了十来分钟,丫丫开始后悔了,她追着闺蜜问,“你去找谁啊?我能跟你一起出去吗?”闺蜜耐着性子给她解释,还说自己会回来跟她一起吃晚饭。

丫丫沉默了一会,说:“妈妈,我不想留下来了,我要跟你一起出去!”

闺蜜有点不高兴了,说:“不是跟你说了吗?我出去见XX阿姨,我们两个大人要喝茶聊天,带着你不方便,你在这里和仔仔玩。”

闺蜜的话不仅没有消除丫丫的顾虑,反而让丫丫更坚定要跟她走。闺蜜这时有点生气了,但她依然耐着性子和丫丫讲道理。她越讲道理,丫丫就越坚持,最后丫丫气冲冲地冲进厕所,“砰”地一声把门关上。留闺蜜脸色铁青地站在门口。

眼见形势不对,我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打开门,走到丫丫身边说:“你希望跟妈妈一起,不希望留下来对吗?”丫丫皱着眉说:“没有,你赶紧出去,我要上厕所。”

我搂着她的肩说:“刚刚妈妈跟你说她要出去,让你留下来跟仔仔玩,你同意了,后来你又后悔了,想跟妈妈一起走对吗?”

丫丫说:“没有,我要上厕所。”

“妈妈以为你同意了,就没考虑别的。但是你静下来想一想,有点害怕对吗?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家里,你害怕妈妈到约定的时间没来接你,所以想跟妈妈一起出去对不对?”

丫丫依然强硬地说:“没有,我只是要上厕所,你赶紧出去!”但她的眼泪却大颗大颗地滴下来。

“妈妈当时是希望你开心,希望你有小朋友陪,她担心你跟她出去会觉得不好玩,没考虑到你看不见她会着急,会害怕。对你来说,跟妈妈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就算不好玩你也能忍受对吗吗?你只希望妈妈看见你,看见你的担心、你的害怕对不对?”我在丫丫耳边轻声地说。丫丫不说话,眼泪却更加凶猛地往下滴。

我叫来闺蜜,说:“你抱抱丫丫,告诉她,妈妈看见你的害怕,妈妈不会抛下你。”闺蜜脸色超级不爽,但她还是不情不愿地拥抱了女儿,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丫丫把她推开,说:“你们赶紧出去,我要上厕所。”我们沉默着走出来,闺蜜无奈地说:“我女儿就是这样,真的很不省心!”我一把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说:“好了,好了,我看到你的努力,看到你的无奈了,你真的很辛苦!身为妈妈,我们都有好多好多忍不住想要崩溃的时候,没关系,我们可以互相支持,抱团取暖!”

后来,丫丫开心地跟着闺蜜出了门。晚上睡觉时,丫丫躺在她身边,开心地说:“妈妈,你知道吗?今天是第一次我生气的时候,你会抱我,我好开心!”闺蜜愣住了,她一把抱住女儿,说:“妈妈知道了,以后妈妈会多抱抱你的!”

周日,闺蜜和丫丫开心地回去了。闺蜜告诉我,回家后,丫丫给她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信里说了好多好多心里话,闺蜜说她一直觉得女儿越大越难搞,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她和女儿会这么靠近。原来,只是一个动作,就可以改变这么大!

与女儿的关系发生改变后,闺蜜对儿子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那天,她4岁的儿子要吃烤红薯,因为红薯皮没剥,她特别好心地帮忙把红薯皮剥掉,谁知道儿子一看见被扒光的红薯就哇地一声哭起来,说他要原来的红薯,不要被剥了皮的红薯,让她把红薯恢复成原状。

闺蜜当即就有点无奈,说:“红薯皮已经剥掉了,现在没法恢复了。”话刚说完,儿子就哭得更伤心了,一边哭一边叫:“我就要原来的红薯,我就要原来的红薯……”

闺蜜感到有点狼狈,但这时她都还在耐着性子劝儿子:“红薯的皮已经剥掉了,没法恢复原来的样子。你是要自己剥对吗?明天妈妈再给你买,你自己剥好不好!”

她的话不仅没效果,反而刺激到了儿子,儿子顺势往地上一坐,一边哭一边扭起身子:“我要我原来的红薯……”

看着儿子的样子,闺蜜就感到气不大一处来。她生气地说:“要哭你就哭个够!”说完丢下孩子,转身进了厨房。

在厨房洗了一会菜,她突然想起上次搞定女儿的方法,觉得这时候应该看到儿子的伤心。于是,她走出去,蹲在儿子身边,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说:“你想自己剥红薯,妈妈不知道,帮你把红薯剥了,你很生气对吗?如果你不舒服,就哭一会吧,妈妈在这里陪你。”刚开始儿子还继续哇啦哇啦大哭,哭了一会,发现闺蜜还蹲在他身边,哭声变得小起来,闺蜜趁机抱住他,说:“好了,妈妈知道你伤心了,妈妈在这里陪你。”又哭了一会,儿子终于安静下来。

闺蜜歉疚地告诉我:“我这才知道自己孩子的要求这么简单,以前每次他和女儿哭的时候,我都很心烦,都想快点找个解决办法让他别哭了我从来没想过,原来孩子只需要被我看到,只需要我在他最伤心的时候陪着他,给他一个拥抱!”

我说:“是啊,面对情绪问题,拥抱就是最好的解药。先把情绪安抚下来,其他的问题慢慢再解决。”

闺蜜说:“我以前一直觉得拥抱很矫情,现在想明白了,原来,自己从小到大发脾气的时候从来没有被拥抱过,自然无法去拥抱孩子!”

我说:“没事,当你感觉无助的时候,就想想我们彼此的那个拥抱,我们可以互相支持!”

很多时候,在孩子行为出问题的时候,我们都习惯跟孩子讲道理,尤其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越觉得她应该懂事了,应该能听得懂道理了,就更习惯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讲道理。很多时候,为了迅速解决问题,更是习惯一边讲道理,一边急切地给孩子灌输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知道,在孩子行为出问题的时候,也是他们被情绪脑控制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的理性大脑是关闭的,整个人完全被各种恐慌性的情绪淹没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跟孩子讲道理,他们是听不见也听不懂的。

尤其7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理性脑还没有发育,听不懂道理背后的意义。他们只能从妈妈的脸色、行为来判断:妈妈生气了!这让他们感到害怕。在害怕的情绪下,孩子就会做出一些讨好性的行为。

很多妈妈在与孩子长篇大论讲玩一大串道理后,会问孩子:“你听懂了没?”这个时候孩子大多会点点头,这个点头不是他听懂了,而是他为了哄妈妈开心做出的讨好性行为。等过了没多久,孩子情绪正常后,同样的错误又会再犯,就是这个原因。

而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大脑神经会重组,大脑面临修剪,修剪的过程中,新的基因激活会影响神经元的生长和相互联系,导致青少年的大脑变得脆弱,修剪后剩下的神经元与连接无法支持情绪保持平衡,孩子更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化的行为。

这时,与孩子讲道理也是没有效果的。

当情绪出现的时候,与孩子共情,陪他一起去经历这个情绪才是最重要的。在情绪最极端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把他的情绪说出来,让他知道,此时此刻,他有点生气、愤怒、 害怕、伤心、担心……,让孩子知道,这些情绪是能够被看到的,妈妈允许这些情绪存在,并能够承接得住,这时,孩子才不会被这些极端的情绪淹没,他的情绪就能找到一个出口,孩子的情绪才能逐渐平复下来、

否则,孩子就会被各种情绪淹没,他的内在会产生恐慌与孤独无助的感觉。他会用情感隔离的方法来逃避这些情绪,慢慢地,孩子更容易出现各种极端的情绪,也更容易与家长对着干。

所以,面对哭闹不止、执拗、不听话的孩子,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一个深情拥抱,承接住他的情绪。这个拥抱并不是妥协,而是看见孩子有一些伤心、有一点难过、正在生气等……。等到孩子情绪安抚下来后,再用游戏、玩耍的方式为孩子演示发生类似的情况他可以怎么处理。

有些妈妈或许会说,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也很生气,我都没被安抚,我怎么安抚他?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时,可以先做几个深呼吸,自己先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可以闭上眼睛,对自己说:“亲爱的,我在,我知道此时此刻,你很无助,你很难过,我允许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存在,我在这里陪着你一起经历这些不开心的感觉,我支持你!”

这时,你就能够从自身获得力量。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也需要时间和勇气,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即使做不到也没关系,对自己宽容一点,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来。只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尝试,总有一天效果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过,或自己无法给自己力量而生气,而抱怨:“我都没有被安抚过,凭什么我要去安抚孩子?”如果你这样想,等于是你的内在小孩在与现实中的孩子争宠,这样就没有办法用妈妈的态度去处理问题了!

孩子只是孩子,他们没有办法理解自己的情绪,他们不懂发生了什么。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在成长中这个部分也没有处理好,但是我们是成人,是妈妈,就算不懂,我们也有能力去寻找方法,慢慢地解决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容器,这个容器不仅要容纳得住孩子的快乐,也要能容纳住孩子各种糟糕的“坏”情绪!

你有能力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一个深情地拥抱吗?

——END——

搜索标签:

本站关键词:湖南戒网瘾学校,湖南叛逆孩子学校,湖南特训学校,湖南问题青少年学校,湖南问题少年学校,湖南管教学校,湖南青少年管教学校,湖南全封闭式管理学校,湖南军事化管理学校
Copyright © 2012-2024 湖南正苗启德管教学校 版权所有 SITEMAP.XML   网站地图 TAG标签 lCP备案号: 鄂ICP备1902985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