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每年警方收到的寻找失踪儿童的报案中,有40%是主动离家出走的未满19岁的青少年。这些孩子大都是在读的中学生,此外还有小学生,甚至是学龄前的孩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孩子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做出了离家出走举动。
先来看几则新闻:
“但不知为什么,从初三开始,她就不间断地离家出走。开始有时晚上没回家,也不告诉我们。第二天我们就追问,她就说在朋友家玩得太晚就没回来,之后这种情况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有一次,她整整四天没有回家,我们也联系不上她。找遍了她所有可能去的地方,问遍了她所有要好的朋友,都看不到她的身影。”
小蕊的父母曾想过报警,但是小蕊在出走之前就“警告”过他们,不要报警,否则后果自负。
小蕊的父母就不明白,15岁本是一个无忧的年纪,这时的孩子理应在学校和家庭的关怀下成长,而小蕊却执意要过漂泊的生活。面对复杂的社会,他们很是担心小蕊也许下一次出走,就变成了她与父母的永别.

小蕊的事件并不是个例,对于青春期孩子离家出走的问题,专家称:孩子有问题父母难辞其咎,这给父母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出走呢?分析其原因有:
1.逃避学习压力
曾经有一则调查报告称:在被访的中学生中,35%的学生坦言“做中学生很累”,有34%的学生说,有时”因功课太多而忍不住想哭”,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很多父母并不理解,而是继续给他们施压。更可怕的是,1/5的学生有过“不想学习想自杀”的念头。
有些孩子的压力来自自己,他们为自己订立各种学习目标,而一旦没有实现,他们便感到气馁甚至有逃避的想法。
也有的压力来自父母,家长的目标太高,孩子的考试成绩达不到要求,就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就感到恐惧,希望一走了之。
2.逃避惩罚
有的孩子做了错事,害怕父母惩罚,于是,他们选择出走,这种情况般出现在那些经常惩罚孩子的家庭。
3.被外界环境诱惑
有的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接受很多信息后,经受不住诱惑,对读书不感兴趣,热衷于读书以外的东西,像早恋或者迷恋网吧,进而发展到离家出走“实现理想”。
对于家庭来说,孩子的出走,是山崩地裂般的灾难。有的父母举着孩子的照片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寻找,有的父母因找不到孩子而精神失常,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出走相互责怪而导致离异,还有的家庭为了找孩子而债台高筑。那么,作为家长又该怎么做呢?

心理支招
1.预防为主,让孩子自由成长
专家建议,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相当大,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不少孩子离家出走是由于缺乏与父母沟通。因此,父母在平时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事,给孩子的自由成长创造空间。对孩子的学业,我们也不应该过多干预,青春期的孩子已经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整天唠叨与叮嘱会让孩子反感。
很多孩子离家出走都出乎父母的意料,父母应经常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要循循善诱,指出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解决的办法,使之自觉改正错误。而不应该横加指责,否则,孩子就会因为逃避责骂而离家出走。
3.增长孩子的见识,使其正视社会诱惑
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和磨难教育,吃一些苦。家务劳动,只要适合孩子做的,应让孩子去做,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做错、做坏也不怕,家长要抓住机会给指点,直到圆满完成。积极培养孩子的勇气、自信心、责任感,使孩子健康成长。
4.真诚接纳归家的孩子
如果离家出走的孩子回来了,家长一定不要恶语相向,甚至打骂,要好好与其沟通,安慰并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缓和矛盾,解决问题。
专家建议,“父母的恰当做法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定、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那颗纷乱的心安定下来,慢慢地讲道理,让孩子从‘出走’的失误中懂得人生”。

具体而言,我们的建议如下:
① 尊重你的孩子,就像你会尊重任何他人一样,而不是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所有物、或者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人儿。
② 父母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等,然后再去陪伴孩子。尤其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出气筒。
③ 一个家庭内部,允许不同成员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不强求别人与自己观点相同。
④ 允许孩子犯错。不盯着孩子的问题不放,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长处。
⑤ 鼓励孩子的独立思考与自由表达。即使你不认可孩子的想法/做法,但先听孩子说,再作引导,永远不要着急给一个孩子定下一个结论,贴上一个标签。
⑥ 家庭中并非只能说欢乐的事,也可以讨论不愉快、伤心的事,并让孩子看到这些事情得到解决。
⑦ 对自己的家人多说善意的话,不要把冷酷无情的言语都留给身边亲近的人。要肯定家庭中每个人的能力、价值、对家庭的贡献,包括自己的。
⑧ 有固定的家庭互动项目,比如定期的亲子游,每周末出去吃饭,每天晚饭后散步,一起做某项体育运动等等。借机去倾听孩子,询问孩子的情感状况,与孩子共苦乐。
孩子叛逆离家出走1、冷静考虑:孩子离家出走,家长要冷静,心里有所准备,自己的孩子脾气性格,毕竟自己还是毕竟了解的,要做到心中有数。孩子离家出走,家长要看孩子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特点的孩子出走的时间,方式,地点,在外时间,对家长的期盼都是不一样的,10岁以下的孩子离家出走,分不同的情况,如果正在被家长责备体罚,心中不满,突然间就发飙了,离家出走,这种情况,家长大可放心,孩子不会走远,他一出门,就会看看你跟没跟着,你跟着,他以后就会变本加厉,你能看到他就行,他自己一会儿就会回来的
3、不要责骂:10岁一下孩子不会选择晚上离家出走,因为年龄较小,一般都比较怕黑,害怕,不会单独离家出走,孩子自己回来不要责骂,要告诉他家长很担心,外面不如家好吧,以后不要这样做,是不对的。
4、搁置一段时间再教育:
10岁至13岁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离家出走不会马上回来,一般会选择住在比较近的最要好的同学家,家长也不要急着让他回来,都在气头上,回来只会矛盾激化,住两三天后,孩子自己就忘了,主动回来后,家长先向孩子承认不对的地方,孩子听后会耐心听你讲道理的
5、15岁以上孩子:15岁以上的孩子离家出走是最让人担心的,年龄正处在最叛逆的阶段,孩子接触的人也比较广,比较杂了,孩子离家出走,家长要及时联系他的同学,朋友,如果同学朋友知晓,家长不要急着劝说,可以让孩子同学朋友劝,效果会比较好些,不是太不懂事的孩子都会在朋友劝说下气消后主动回家的。
6、最好报警:15岁以上孩子离家出走,家长联系不上,通过同学朋友亲戚也联系不上或不知道情况,家长要及时报警,孩子有可能和社会上不三不四人混在一起,或者出去一块儿离家出走,或者单独回见网友等。
7、消除出走因素:
离家出走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家长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学习差,厌学,逃学;是受人欺负,是家长管制太严,离异因素等都是孩子出走常见的原因,家长一定要消除孩子心中的不满情绪,要真心的关爱孩子,孩子就不会离家出走了。
死的心情都有了,干什么事情都没有心情,老想着这件事,很容易悲伤很容易哭泣,老想着找到他,问问为什么出走,就是不懂这件事怎么发生的,很诧异这件事的发生,觉得世界都是灰色的没什么希望了着急,焦虑,担心,哭泣,比你最难过的时候还要难受!焦急不安,担心终于清静了!不想在家呆着吧可怜的是父母啊,唉!!!无依无靠!
搜索标签:
添加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本站关键词:湖南戒网瘾学校,湖南叛逆孩子学校,湖南特训学校,湖南问题青少年学校,湖南问题少年学校,湖南管教学校,湖南青少年管教学校,湖南全封闭式管理学校,湖南军事化管理学校
Copyright © 2012-2024 湖南正苗启德管教学校 版权所有
SITEMAP.XML
网站地图
TAG标签
lCP备案号: 鄂ICP备19029853号-7